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投资理念
管理团队
投资团队
员工风采
大事记
公司产品
产品列表
净值查询
金融学苑
富乐观点
业界资讯
金融知识
公司动态
公告通知
富乐新闻
产品信息
客户中心
客户登录
服务内容
留言建议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咨询反馈
加入我们
金融学苑
富乐观点
业界资讯
金融知识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学苑
>
业界资讯
业界资讯
各部委联手推进地方债改革多省加速制定配套管理办法
作者:苏诗钰 来源:证券日报
"地方债改革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推进地方债改革应该从全局考虑。在当前财税制度下,事权下放与财权上收并存,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加强,但也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缺乏积极性。应该进一步推进财税制度改革,适当下放地方政府财权,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同时完善地方债监管、评估。"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此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2015年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相关国家政策连续出台,显现出政府推进地方债改革的决心。
霍肖桦表示,地方债制度的建立涉及到多个方面,除了风险控制,还涉及到中央与地方财税体制改革领域,总体难度较大。仅仅对地方债加强控制不利于激发地方政府积极性。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青海、陕西、山东等地已出台详细的地方债务管理意见。其中,《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的意见》提出要严格举借权限、举借主体、举借程序和举借规模。加强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管理,落实债务偿还和风险防控责任,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确保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同时,强化政府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未来地方债制度的实施,建立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制度,加强对地方债的风控与监管,使债务信息公开透明,并对负债进行及时合理的控制,有利于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有利于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地方政府直接融资,有利于提高政府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霍肖桦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05-21 13:15:07 【
打印此页
】 【
关闭
】
上一条:
大公调整中国中冶评级展望为稳定
下一条:
资金利率阶段性低位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