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P2P倒闭潮给行业和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今年,先是前不久最大的P2P公司宜信爆出8亿元贷款坏帐,再到最近的“网金宝”跑路事件,整个P2P行业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未来的P2P将何去何从?请看——
所谓P2P,是“Peer-to-Peer lending”的缩写,指的是有资金并且有理财投资想法的个人,通过中介机构牵线搭桥,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而P2P平台,正是中介机构依托于网络,搭建网络平台,来提供贷款的中介服务。上面提到的“网金宝”,正是这样一个P2P平台。
2006年,中国P2P平台开始起步;发展到2009年,P2P平台只有9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P2P平台也如同雨后春笋,迎来了巨大的发展。从2010年后, P2P平台几乎每天要冒出1~2家公司,2013年底突破800家,如今每天新增三四家,一个月可以上线100家。截至2013年末,全国范围内活跃的P2P借贷平台已超过350家,累计交易额超过600亿元。
P2P平台的准入门槛非常的低。根据现行规定,P2P网络借贷平台只需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注册,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及《互联网站管理工作细则》的规定在通信管理部门进行备案。登记与备案后,并没有有效的动态跟踪管理,导致P2P网贷处于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三无”状态。
在疯狂发展的背后,由于监管的缺失及利润的诱惑,P2P背后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大。随着各类风险事件的发酵,P2P背后的风险问题越发被市场关注。2013年10月,有15家P2P企业倒闭,20家P2P平台陷入兑付危机;进入11月,倒闭潮并未终止,铜都贷、汇银投资、家家贷、乾坤贷、宝丰创投、鹏城贷等多家P2P网贷平台也陷入倒闭风波或资金兑付困难等,投资人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累计已有119家P2P平台“倒闭”或“跑路”,涉及资金共计约21亿元。而今年以来,已经有45家P2P平台跑路,仅5月就有8家平台跑路或关闭。
P2P平台倒闭潮的背后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过低的门槛和监管的缺失,这导致有很多平台成立时就是以诈骗为目的,通过网站募集资金后在适当的时候卷钱走人。其次就是风控的缺位,由于本身投资的都是非标准化的债权,这对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逐利的驱使下,这些风险都被置之不理。再次就是过高的收益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额的收益率本身就是对风险的溢价。过高的收益率本身也就意味着与之对应的高风险。
P2P平台现在所经历的,可能也正是成长的烦恼。在监管政策明确、信用体系建立、平台完全透明之前,请慎入!
(本文作者为北京凯世富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如有转载请说明)